云政办〔2017〕43号
云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霄县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云霄县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云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云霄县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漳州市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漳政办〔2016〕29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1213行动计划”具体内容
“1213行动计划”是指: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农资(包括农药、兽药、肥料、种子、饲料等)监管信息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两个平台建设与应用;建立完善一个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实现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全覆盖、“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下同)认证位居全市前列三个目标。
二、总体要求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三、具体目标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
按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标准和要求,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工作深入开展,巩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以点带面,实现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县、乡镇(开发区)两级监管机构专职人员分别达到4人、2人以上。县、乡镇(开发区)两级配齐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和流动监测车辆,实现全县流动监测全覆盖。
(三)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全面提升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力争到2020年全县累计使用“三品一标”达55个。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1.完善标准制修订。突出蔬菜、茶叶、水果、畜禽、食用菌和水产、笋竹等重点产业,特别是具有我县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制修订农业类标准,保障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生产行为更加规范。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卫计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加快标准推广应用。加快技术规程组织编印成简明易懂的明白纸、口袋书,以农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快推广应用。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药兽药使用。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每年创建省级以上园艺作物标准园1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到2018年,在全县建设83个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县38.4万亩园艺作物按标生产;在10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推广标准化养殖,示范带动全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出栏21.5万头,家禽标准化养殖出栏15万羽;建设2000亩水产养殖标准示范区,组织开展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健全完善两个监管信息平台
1.加快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健全完善“监管部门+农资企业+农户”的农资监管信息化网络,提升监管信息平台功能,继续完善农资监管平台,做到农药、兽药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监管更有效”。规范农资企业市场准入管理,依法查处无证无照农资经营者,推动农药、兽药企业纳入信息平台监管,落实产品购销平台电子台账制度。推行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名购买农药、兽药制度。加强平台线上巡查,适时掌握农药、兽药产品,特别是高毒农药流向动态,及时调查处理购销异常情况。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供销社、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大力推进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产品主要生产主体的备案管理,指导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督促生产主体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诚信档案。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省级规范社名录的农民合作社等重点生产主体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监管。逐步完善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要加强平台线上巡查和现场稽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完整,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进入超市的大宗农产品来源可查、责任可究,保障消费安全。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建立完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
根据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营销特点,探索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通过市场倒逼生产环节管理,推动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1.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基本要件的衔接。认真做好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把农产品产地证明、购货凭证或者动植物检疫、肉品品质检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合格证明文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作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基本要件。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在采购农产品时,应当要求销售者提供上述要件之一的证明材料才能入市销售,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实行“绿色通道”,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在县城选择部分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强化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质量管控的衔接。加强对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打通全程监管链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缝对接。强化对农产品收购、储存和运输企业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农产品运输环节联合执法机制,督促收购、储存、运输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严防农产品在收储运过程中因非法添加和违法处理等原因导致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加强对入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发现不符合质量准入要求的农产品,应依法严厉查处。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质量信息的衔接。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努力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二维码标识,力争做到进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在加强产地准出、溯源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落实农产品质量问题信息反馈机制,凡在市场销售、加工环节质量抽检中,发现农产品质量问题涉及种植养殖的,应当将有关农产品的详细情况及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溯源调查,推动责任倒查。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着力推动三个提升
1.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预警水平。要求年度快速检测样品数,县级为1000个以上,乡镇300个以上。快检发现问题产品,应立即禁止产品上市,监督指导整改到位;涉嫌违法犯罪的,应依法从严从重查处,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要针对风险隐患大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品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全面落实“两检合一”、检打联动机制,一旦发现问题产品,立即跟进执法,实施精准打击,始终保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严管重打态势,确保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公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县级机构设置,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体系,充实人员队伍,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加快乡镇监管队伍专职化建设,确保基层监管工作有2人以上专职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落实流动监测、监管、执法等项目建设任务,尽快配齐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建设和验收步伐,推进资质认证和考核评审,有效发挥检测体系功能,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能力。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3.提升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鼓励支持“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的建设,加快扩大认证产品的生产规模,获证产品数量年增幅保持在10%以上,确保“三品一标”认证每年续展、新增4个以上。切实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和理念,突出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着力提升我县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属地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订、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对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开发区)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细化部门职责,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环节工作分工,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要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要依法依规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强全程监管。要加强农产品产地保护,落实产地环境长期定点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产地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加强修复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依法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记录、诚信档案等制度。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推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指导,统筹推进审批、生产、经营管理。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督促落实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及购销台账规定,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省级统一核发、一瓶一码、实名购买”制度。严格实施兽药良好生产经营规范,强化养殖环节自配饲料监管。全面推进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畅通经营主渠道。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对县域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实施定期监督抽查。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指导,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违法经营、非法使用行为。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环保局、经信局、公安局、海洋与渔业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推进社会共治。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宣传日、“质检利剑”农资打假下乡等活动,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将失信行为列入“黑名单”管理,加强质量安全预警服务。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龙头企业质量承诺、名优产品评选质量保证等方式,推动企业自律诚信,引导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公开农产品质量和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电话,畅通全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管和协同共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市场监管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经信局、公安局、粮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云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