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健康底色”是群众的“幸福成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在云霄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卫健系统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贯穿始终,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构建更加健康、公平、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一是对口帮扶取得较好成效。紧紧抓住省级医院与云霄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开展对口帮扶的契机,在省级医院专家的帮扶下,成功完成了多项新技术手术。如,县医院完成了全县首例“超声引导乳房肿物精准定位切除术”及首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肿物射频消融术”。二是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继续深化县医院、中医院两个医共体建设,加强业务协作、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双向转诊和资源下沉共享,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促进形成有序就医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三是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结合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卒中、胸痛、创伤和呼吸诊疗“四大中心”建设,提升县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以此带动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2023年度,县域内住院量占比61.76%,比全省平均值58.69%高出3.07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年上升。四是中医药事业得到传承创新发展。制定出台《云霄县“十四五”中医药健康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活动,县中医院投入180万元,建成共享中药房,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二、医疗卫生资源逐步扩容优化。一是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3年新增床位50床,全县床位数达2191张;下河卫生院世坂门诊部、东厦卫生院竹塔分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云霄县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一期工程超额完成序时进度计划。同时,全力推进云霄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云霄县公共卫生服务与传染病防治应急项目建设步伐。二是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投入750万元扩容增设县医院急诊重症病房,提升重症患者医疗救治能力;为3516名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投入71.4万元,在全县公共场所配置AED15台,完成率100%,培训救护员1656名,完成率103.5%;建设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云陵工业开发区幼儿园),新增托位80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9元;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三是卫生人才队伍持续壮大。2023年,又引入2家名医工作室,引进1名卫生健康客座专家,新招聘医务人员58人。
三、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云霄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医院、县中医院体检中心转型升级为健康管理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立健康管理站,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共组建158个服务团队,586名家庭医生进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人口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2023年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配套214张老年护理型床位;扎实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服务工作,2023年共完成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服务146例;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医养结合服务;马铺乡龙镜村被全国老龄办命名“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稳步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全年开展安宁疗护2人。
四、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筑牢。一是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持续构筑免疫屏障。二是加大对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健康、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监督整治,2023年共立案查处19起。三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促进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创建工作有力有效,全县有1个国家级卫生乡镇、5个省级卫生村(社区)通过验收。四是组建紧急医学救援队、核和辐射卫生应急救援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等3支应急队伍,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全县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已实现了全覆盖,有1家社区服务中心和1家乡镇卫生院通过推荐标准验收,7家通过基本标准验收,基层服务能力有效提升。